城于防,《春秋》书之,重时也。城于蕲,舆人诵之,美功也。何可谓之功?曰余得言之矣。
大唐庚辰岁(800)秋九月,岳鄂观察使御史中丞郑公,前牧于蕲春,始佩铜虎符。是年冬十一月,蔡人不虔,天子诏诸侯之师诛破之。我有疆场,与人腹背,虑祸甚剧,为虞落然,民大愁恐,若宼暴至。是邦也,夙昔无事,人傲慢,垂百余祀,城隍不张,颓墉坏堞,仅为平野。
公乃度旧址,量客土,备畚锸,肃丁壮,勃焉而兴。于是谨刀布以索力,考鼛鼓以荡气;严进退以设令,立师伍以程课。烝徒雷呼,万锤星飞,诛惰耸劳,间无留时。凡甲子五癸,即崪然城成矣。墉高三雉,门容两辙,周回一千八百四十歩,门台睥睨,霞赩云截,如崇山断岸,邈不可向,议金汤者,我居首焉。
日者,嗣曹王皋,讨希烈之叛于此。尝具板干,作为坯筑。役徒巨亿,经费称是,树而复溃,卒无能名。风俗耉老,以为蛟螭灵恠,蟠窟固护,使人不见其绩也。公躬自省视,循理辨物,心祷且计,辅之至诚,遂用坚致。
于戏,蕲城,楚旧封也。疆淮、蔡,迩申、息,地当隘束,实生攻夺。若向时敌者,躯铁衣,出穆陵,袭我无备,摇胫而至,即江淮之南,吾见其波动矣。然俾夫大藩,倚其固属郡,抱其势,千里士庶,髙枕而卧,宼不敢萌弯弓捻矢之意者,新城之谓也。
繇是,大君听民间威声闻望,以公有文武上才,秉心塞渊,可以防方隅,可以握贵权,故拔自倅牧,雄居盛府,山川憧盖,皆旧物也。寄任之重,夐无其邻,夫贤为世重,绩因时达,微新城,吾见公之力才事业,其堙郁不扬乎?鲰生作颂,颂以示后。词曰:
庚辰之岁,鹑首有彗,
人用五兵。鹑首五兵,
维彼蕲下,疆及风马,
实启戎情。在昔无虞,
蔑其闉阇,埤堞颓倾。
我公作守,恢拓荒旧,
乃新其城。百堵言言,
四阿孱颜,矗如云平。
扼衡据会,寇不敢过,
生人休宁。纲维盛烈,
遭时而发。鸿振芳名。
我有贞石,不追不琢,
孰闻风声。是用作颂,
冀兹不朽,与日月永明。
译文
关于一座城池的防御作用,在《春秋》这本著作中有明确的记载,修建城池的重点是突出时代的需要。新建的城池对于蕲州人来说是非常赞诵的,认为是一件美好的功业,为什么呢?且让我说说吧。
在大唐庚辰年(800)秋的九月,郑绅出任岳鄂观察使之前任蕲州刺史时,在蕲州执掌调兵遣将用的凭证——铜虎符。冬十一月,蔡州的叛逆者冯敬章对天子不尊敬,起兵造反,被朝廷下诏,由附近的诸侯率兵征剿,很快诛杀了为首者,消灭了余党。
蕲州与其他州县接壤,很容易造成腹背受敌,当地人十分担忧,仿佛敌人会突然来到城下。
其实,蕲州平时基本上无战事,老百姓平时也没有这种担心,生活节奏较慢,这种生活延续了百余年。现在,这里的城隍庙也没有人祭祀了,城墙和城垛崩塌了也无人修膳,剩下来的仅仅是一片平畈荒野。
郑公任蕲州刺史后,请人测量了旧城的基址,计算了修葺应该用的土石料。于是,动员全城人备好挑土运石的箢箕、铁铲等工具,整肃男性壮劳力,精神抖擞地兴起了修建工程。在修城的过程中,郑公集中官府财力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,猛敲战鼓以鼓励修城民工的士气。严格施行法令,按照要求出工收工,规定每人每天的定额,进行考核检查,并由官方指定专业人员检查每天的工程进度。
老百姓见刺史如此认真,大家呼声如雷,工地上人流如织、万锤星飞,没有偷懒怠工的,没有时间休息。经过近三个月的日夜苦干,蕲州城终于修建完成了。
雄伟的新城墙高达三丈,城门能容纳两辆大马车并排进出,城墙周围有一千八百四十步长。高耸的城门和镇门石安装好了。新城建得雄伟壮观,城砖颜色赤红,似截断天上的赤色云霞一般,城墙更似那崇山断岸,使人不敢轻视。如果说新城池固若金汤,当然是这座城为第一啊!
记得昔日的嗣曹王李皋,率兵讨伐叛将李希烈时,曾经留下许多筑城用夹板和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,这些工具是用粘土夯筑城墙时用的。为了修筑蕲州城,他调集众多兵丁,花费亿万经费,修成后又被攻破溃塌了,始终没有人知道李皋的功劳。而蕲州当地年高有德的老人,总认为是蛟螭在地下显灵作怪,蟠龙在顽固地护持领土,使常人看不见为官的宦绩。而郑公来蕲州后,遇事能亲自过问,事必躬亲,办事辨物能遵循常理,且能仔细思考,周密计划,加上有一颗忠心为民的致诚之心,果然能坚持取得成就。
蕲州城本是楚国的旧封地,这里远与淮南、蔡州接壤,近与申州、息州相邻,辖地相当狭窄险隘,实在容易发生攻夺的战事。假若以前的敌人,他们身穿铁衣甲胄,乘我们没有防备,从麻城以北的穆陵向我们发动进攻,真是腿一动就能直达这里。就是江淮以南其他地方的军队进攻我们,我认为也能看见他们的调动。然而,蕲州城修成了很重要的大城,紧扣原来的态势,蕲州所属的官员百姓,可以平安无事,无可忧虑,敌人再也不敢萌生武力进攻之意,因为有新修的城防拱卫!
因此,郑公以在民间威望,以能文能武的上等才能和秉持笃、诚、见识深远之心,一定可以防备四方之敌,可以手握重权。所以,郑公从州郡长官的副职中选拔出来,雄踞于重要府郡的职,镇守着山川大地,或升或迁于各地,都是原来的基础。可见朝廷对郑公寄予的期望很重,远近都没有与其身份相称的人。只因郑公的贤能为世人所重,成绩也能上达圣聪,特别是其倡修的新城,让看到了其才能和事业心,蕲州人怎么会忍心堙没壅塞而不加以宣扬呢?所以,小生特作颂词,以让后人传颂。颂词如下:
庚辰那一春,井宿现彗星;
蔡人发战事,危及蕲州城;
战争疾如风,突然启兵衅。
蕲人昔无虑,轻视古瓮城;
城堞倒塌倾,郑公再复兴,
恢复旧城址,率民建新城;
高大城墙貌,四面参差新;
高耸入云势,扼守江北镇;
敌寇难逾越,百姓得安宁;
纲法功业大,皆因时局更;
从此声名振,刻碑留美名;
倘未追根琢,岂闻贤吏声?
小生作颂词,希冀公留名;
功德垂万世,能与日月明!
(王树蕲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