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精彩2015]“蕲州楷模”有榜单

编者: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。

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在全镇选树一批具有崇高道德品质和高尚价值追求的先进典型,在蕲州形成荐先进、学先进、当先进的深厚氛围和行动热潮。蕲州镇特设立“蕲州楷模”榜单,进一步弘扬正能量,推动古镇蕲州的发展!

今天,为大家推出几位“蕲州楷模

1

激情满怀干好每一天

张国辉,55岁,男,中共党员,蕲州镇副科级干部,现任蕲州镇党政办公室主任。
他出生于革命家庭,祖父张冀南抗战期间英勇就义,父亲张雨声因公务英年早逝。他继承“以集体为家,毫不利已,专门利人”的家训,1979年1月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战斗在镇村岗位。
他心系群众,积极为方福才、管加金、张远和等群众排忧解难,做实事;他兢兢业业、事必躬亲,扫地、冲厕所多年来一样不落;他时刻冲在第一线,三城联创、洁美乡村从未喊一声累、叫一声苦;他把单位的事当作自家事,岳父和母亲去世、儿子车祸骨折、妻子因病手术,他都是匆匆探望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
镇里年度评比考核,他的优秀票总是名列前茅,他常说,“组织要我做事,就是对我的肯定。”
2015年,入选“蕲春楷模”榜单。

2

好媳妇照料瘫痪婆婆十余载
董海燕,女,50岁,蕲州实验小学教师。
十余年前,她的婆婆因病瘫痪在床,生活不能自理。尽管自己工作繁忙,但是她坚持把婆婆接到身边悉心照料。婆婆只能吃流食,每次要吃十多分钟,为了保证婆婆的营养,她就让婆婆少食多餐,并准备了牛奶、米粉之类既有营养又冲饮的食物;下课间隙,她总是匆匆赶回教师宿舍,及时伺候她大小便,翻翻身,按按摩,晒晒太阳;夜深人静,她洗完衣服,改完学生作业,就给婆婆捏捏腿、聊聊天,一解老人心头之乏。
尽管家务繁忙,但是她从未因此耽误工作,兢兢业业换来了学生的茁壮成长,所任教的科目成绩一直在同年级里名列前茅。2015年,入选“黄冈楷模”榜单,入选“蕲春楷模”榜单。

3

八旬老汉8年义务捡拾垃圾2万余斤
刘克元,男,81岁,蕲州镇郦公园社区居民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,他在武汉江岸区从事砌匠活,1962年回乡工作。 2008年以来,无论刮风下雨,他每天戴着大草帽,手持老火钳,挎着塑料桶“出勤”,沿着蕲州镇中至濒湖路一线捡拾垃圾,满载了就送到垃圾中转站。这一干,就整整8年。
社区居委会干群算了一笔账:按照老爷子每天这行程,沿路500余住户,600多米长的街巷,一天下来干湿垃圾怎么的也在10斤左右,8年起码也在2万斤以上。年底大家拎点柴米油盐登门慰问,他坚持不要,街坊邻里们都说:“老爷子给社区节约的不是钱而是风格,这凡人善举教育了很多人!”
2015年,入选“蕲春楷模”榜单。

4

24年扫把写人生
王桂凤,女,52岁,蕲州环卫所党支部书记。1992年,她主动选择了集“脏、险、苦、累”于一身的环卫工作,从此,她始终牢记“宁愿一人脏,换来万人洁”,每天风雨无阻,与扫帚相伴至今。
千家万户团圆时,她拿着扫帚满街清扫;征收环卫费时,面对白眼和蛮狠,她总是陪着笑脸,慢慢解释,耐心细致做工作,从没有因为讥讽委屈而退缩。2007年,她被推选为环卫所书记后,行动依旧风风火火。垃圾填埋场着火了,她第一时间带着洒水车、挖机赶到现场,开挖防火隔离带,忙碌到转钟时分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。
她常说:“说心里话环卫工作真清苦,但做事情就要做好,给蕲州一个好的市容市貌,给百姓一个好的生活环境,我愿意,我高兴。”
2015年,入选“蕲春楷模榜单。

张国辉——他是我们眼中的百度,是蕲州的百科全书。他熟悉蕲州的人文风景、历史典故,他出口成章,信手拈诗。他自称“老黄牛“。对工作兢兢业业,对同事热情亲切,唯独愧对家人!他是大家眼里的好人

董海燕——她是孩子眼中优秀的老师,她是同事眼中的好大姐,她是婆婆眼里的好儿媳。她用女人柔弱的双肩担负着孩子们的希望,撑起家庭的蓝天!

刘克元——一位80岁的老人,用一把火钳,一个桶,维护着一条街的干净。他说:还要活几年,我活一天就捡一天的垃圾!可敬可爱的老人!

王桂凤——她已经从环卫工作中退休下来了,她把普通的一生最好的光阴献给一个平凡的岗位,献给蕲州的环卫事业!她是女中楷模!

这些人很平凡,这些事迹很普通,但是他们身上闪烁着”蕲州人“的光芒!这就是蕲州楷模!
2016年,我们将继续向大家推送这样的好人和模范!
“蕲州楷模”分设有“好人榜”、“英雄榜”、”孝星榜“、“诚信榜”、“先锋榜”。
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好人,请联系“古城蕲州“。
我们的电话是:0713-7512756;邮箱2775139744@ qq.com
赞 (4)

评论 0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